本|都築響一《圈外編輯》

Lo Anne
Jul 13, 2024

--

紀錄一場不向社會、體制妥協,不斷「追求自己的真實」的痛快人生。

翻攝自《圈外編輯》

你或許沒聽過 都築響一 這個名字,但應該曾在書店雜誌區看過《POPEYE》或《BRUTUS》等流行生活文化雜誌。都築響一 曾在這兩本雜誌創刊初期1976–1986的十年間,擔任當代藝術、建築、設計等報導的採訪編輯。

這位常跑藝文設計線的編輯,雖非有相關科系背景,但也因為英文系的外語能力,讓他有機會外派美國採訪。最後甚至覺得跑現場採訪,實在比坐在學校聽過時的資訊還有趣,漸漸越來越投入編輯的工作,也因著採訪需求開始自學攝影。

令人驚訝的是,一開始只因某期雜誌上刊載的滑板資訊吸引他,而建立了與出版社聯繫的緣分,這幾十年間都是以自由接案者的身份,未正式領過正職月薪。或許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擔任編輯或是攝影師,但這條路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40幾年過去,還出了好幾套書、辦了攝影展。但也因為他活在體制之外,所以能用更自由的角度記錄著日本國內外的光景。

在書的前言就提到:「如果期待我透過這本書傳授具體的『編輯術』,只會希望落空。⋯⋯因為編輯沒有『術』可言。」

書中的確沒提到任何編輯的心法,但是對於「編輯」的角色有一些解釋。將編輯的工作內容粗略地分成:
1. 想企劃
2. 採訪或邀稿
3. 編排成書或雜誌

然後以「指揮交通」來比擬編輯所做的工作,總而言之是要讓作者不用擔心創作以外的事情,並且讓書可以順利出版。也有點像是美術館的策展人、音樂舞台上的DJ,讓作品們串在一起對外展露的促成者。而編輯工作有趣的地方,是自己去採訪、挖掘新事物以及認識新的人。

當然一本書的問世,除了作者跟編輯,還有版面編排、封面設計、通路行銷、印刷執行⋯⋯等,也因著一本書的問世不容易,而形成了出版產業。有些雜誌會在發行前做市場調查,明確分化出自己的受眾客群,然後因著這群人的輪廓進行內容企劃。然而當你的讀者是20–35歲的女性,有可能所有執行企劃的編輯或作者都是該區間的人嗎?書中提出了這個疑問。

對 都築響一 來說,他喜歡報導那些身邊的事物,大家都在談或是真正出現在生活中卻沒人報導的事物,這也是《TOKYO STYLE》問世的契機。

「搞不太懂但是令人在意得不得了的事物」

身邊總是有那些正在發生,生猛的「Roadside」事物,例如小小的幾坪臥室內,塞進自己對生活想像的的所有模樣,或是沒有在音樂排行榜出現,但深夜總是滿滿人潮的嘻哈表演專場。明明有那麼多人會去,卻因為媒體的篩選機制而遺漏的日常,其實才是真正大家生活的模樣。因實在太想讓大家知道,但又沒有人把它記錄下來的迫切心情,於是 都築響一 身兼編輯、攝影師,甚至自費出版都希望把這些多數人的選擇記錄下來。

他本人一再強調他的攝影並非作品而是報導,是為想傳達給大眾的「真實」按下一次次快門。報導者應盡可能向他人揭示出選項,那就是他的職責所在。也是因為他對於眼前發生的事物充滿好奇心,以及迫切希望報導及記錄這一切真實的行動力,讓他成為「圈外」努力編撰的編輯。

TOKYO STYLE
翻攝自《圈外編輯》

「有了想做的事,然後努力去實現——這是正向的辛勞,並不會那麼難熬。『明明不想做卻非做不可』時感受到的內心負擔才是所謂的壓力。」

在現在科技發達的時代,寫文章、拍照甚至採訪上都變得非常便利。技術的進步讓學習的時間縮短、創作表現的門檻降低,所以「感性」跟「行動力」成為了關鍵。而網路的發達也縮短了各地的時差,漸漸地專家接收到的資訊,一般民眾也可以透過網路收到第一手消息,媒體若沒有用心打造有趣的內容,只會在浪潮中被吞噬,因為「科技對一無所有者是力量,對守成者是威脅」。

到現在已經將近七十歲的 都築響一 都還持續著編輯的生活,以週更的形式推出 ROADSIDERS’ weekly 電子報(產地直銷媒體),其實就是現在的訂閱式自媒體。不管在哪個時代,只要相信自己產出的內容夠有趣,一定會有伴隨而來的讀者群。

書名|《圈外編輯》
作者| 都築響一
出版社|臉譜出版
出版時間|2018年6月28日

都築響一 著有
1989–1992《ArT RANDOM》當代藝術全集,共102本。
1993《TOKYO STYLE》東京住宅攝影集。
1996《ROADSIDE JAPAN》日本奇妙名勝紀行,並獲第23屆 木村伊兵衛賞。
1997–2001《STREET DESIGN FILE》設計作品攝影集,共20本。

--

--

Lo Anne

雙手拿來寫字與畫圖,雙眼用來攝影與閱讀。在認識世界的路上認識自己,謝謝文字讓我們相遇。